中医养生会馆(中医养生会所简介)
中医养生会馆
新民晚报讯(记者郭剑烽通讯员陆泽昭)最低投入1680元就能入会,中医养生会馆,既能换取高端养生礼盒,还有多种返利模式。贴上“健康”标签的理财产品,吸引了不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目光,殊不知已经陷入了诈骗圈套。日前,宝山警方根据线索迅速打击一家开业仅14天的“问题中医馆”,返还25名老人受骗资金约60万元。

宝山公安分局供图(下同)
在写字楼里开中医馆,只付了3个月租金。2022年11月中旬,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吴淞派出所民警许志强在走访社区时掌握了这一反常情况。民警通过走访写字楼物业后了解到,中医养生会馆,该家挂牌为“福记堂”的中医馆内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办公区,上层有多个小隔间,既没有医疗设备和中医药材,也没有坐诊医师,中医养生会馆,只是简单装修后就开门营业了。该中医馆自11月下旬开业后,每天有大量老年人出入,且手上都拿着统一的宣传册,有的还会拿着礼盒离开。
中医养生会所简介
按摩、推拿、拔罐……当工作“压力山大”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很多人会选择找家养生会馆来缓解不适,然而在此过程中不仅容易出现安全风险,还有乱象暗藏其中,比如使用“中医堂”“中医会馆”等字眼,将没有行医资质的人员包装为“业内资深人士”“华佗再世”等,误导消费者。
案例一按摩店竟挂起了中医招牌
张明看到某按摩店的宣传网站上宣称其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隶属于某中医院,是某中医药大学定点实习基地,拥有某美国知名医学教授、某博士研究生导师等专业理疗师,便到该按摩店接受热敏灸服务,但是在此过程中却因理疗师操作不当被烫伤。为此,张明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按摩店退还预付费用,并承担三倍赔偿责任。庭审中,按摩店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其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也不能证明其隶属于某中医院。
美康堂中医养生会馆
绘画/刘琪文字/陈思
近期,有媒体报道了一系列“养生保健”行业乱象,比如使用“中医堂”“中医会馆”等字眼,将工作人员包装为“业内资深人士”“华佗再世”等,误导消费者。
实际上,这些机构和人员可能涉嫌非法行医。消费者本想缓解不适、强身健体,却可能受到不必要的身体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按摩店、养生会馆等机构在不具备医疗机构相应资质的情况下,不得在宣传中使用“中医”“医学会”等字眼。并且,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不能进行针刺、瘢痕灸、中药灌洗肠等具有“创伤性、侵入性、高危险性”的活动,否则可能涉嫌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
消费者如果想要通过按摩、推拿等理疗手段治疗疾病,应当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或选择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资格证的机构或个人。切不可轻信商家的广告宣传,毕竟养生会馆里给你扎针的“再世华佗”,中医养生会馆,没准只是个“容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