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不如开店(打工还不如开店)
打工不如开店
所以很多朋友思考了很长时间,打工不如开店,最后还是决定等等再看,一月过了一月,一年过了又一年,岁月流逝,光阴不再,沉浸在打工的生涯中难以自拨,结婚供房,身上的经济枷锁日渐沉重,无力再搏

打工不如开店(打工还不如开店)
最后只好认命,打工一辈子。
温州人在全国算是最富有的人群,他们大多数人,理念就与众不同,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宁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或者“宁愿做生意一个月只赚1000元,不愿打工一月赚3000元”。
这些理念相信是他们的长辈在生活中告诫他们的,潜移默化中成为他们心中做事情的原则。
这些原则就是一些理念,这种理念与其他众多地方的思维理念有很大差别的,即便现在有类似的选择
我估计很多朋友恰恰与他们的选择相反。
但是这种理念却是很先进的,打工不如开店,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温州人与众不同,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群。
打工还不如开店
选择上班,打工不如开店,心里固然是不服的。倒不是因为清高,自己也没有清高的资本。只是心里放不下最初的那份动力和希望。觉得如果选择了打工,那么最初的梦想就彻底破碎了。可是面对此时此刻的现实,重新创业又已经失去了方向,就这样在创业和工作之间不断地纠缠。现在感觉到的更多的是迷茫,不知道这种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打工不如开店营养早餐连锁加盟项目
我同学做过一线城市美食城摊位,搞的是中式快餐,每天早上6点起床忙到晚上9点、回家洗漱上床睡觉都11点了,做了几个月、算了下账、除开水电、拿点、食材、包装,净利润一个月只6000。大头全被美食城拿走了(抽成一般约15%),还不如出去找个事做。
作者华中城市研究院院长冯煜晖
他们不是固定房租模式的经营、而是跟美团饿了么那样、22%左右拿点,你赚的越多他们也就拿的越多还没有休息、你想休息一天、美食城就罚款300比996还要累。美食城商城开店靠营销,做环境,卖服务。正儿八经吃味道没人去美食城吃,在那地方吃就是个环境。从来没有什么靠味道出圈的美食城店,每个城市都有知名老店但那种店绝不可能开在美食城。
不仅美食城,现在一些大商场都是这套路,先把肯德基海底捞这种大牌引进来。象征性的收租金,然后就开始割那些小商铺的韭菜了。这种个体夫妻店,借点钱都投到这里面,房租最贵,而且生意好不好全靠你开什么店卖什么东西,有种赌的感觉!倒闭了之后商场就开始割下一个韭菜了。商城本来就有进入门槛,同样大小店商城比外面贵是肯定的,也就意味着普通靠价格开店的小馆子不可能进商场,它进来了就没有性价比。正常来说不是吃丰盛的晚餐的话,普通的早餐午餐没人选择去商城吃因为贵是必然而且早中餐没必要花钱吃那么好。在商城开店只有奶茶小吃店和正餐店能开下去。普通的快餐粉面店,打工不如开店,商城里开一个就倒一个。